bl双性厨房裸体围裙_一本大道一卡二卡三卡_2019年中文字字幕在线看不卡_中文字幕日产乱码天堂

首頁 | 資訊 | 財經(jīng) | 公益 | 彩店 | 奇聞 | 速遞 | 前瞻 | 提點 | 網(wǎng)站相關(guān) | 科技 | 熱點 |
天天報道:履虎尾,看咥面

發(fā)稿時間:2022-11-29 06:08:56 來源: 騰訊網(wǎng)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履虎尾,看咥面

黎荔

“咥”,是陜西關(guān)中、河西走廊一帶的方言土音,是吃的一種方式,從字面意思看,吃至極致,即為“咥”?!皢A”是陜西話中出鏡率非常高的字之一,發(fā)音聽起來鏗鏘、干脆,在陜西話中,咥面,就是很過癮的吃面,吃美了就叫“咥美了”。在陜西,“咥”的基本特征為老碗盛食,狼吞虎咽,波瀾壯闊地吃,很粗野也很雄壯地吃,這個字真把北方人的豪爽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張揚的是那種“大快朵頤”的精氣神。

說到“咥”字,我想到了《易經(jīng)》中的履卦。這是《易經(jīng)》六十四卦之第十卦,上天下澤,天澤履卦。履卦的上卦是乾,是剛健之君;而下卦是澤,是恩澤之意。卦辭原文為“履虎尾,不咥人,亨”。乾卦像是老虎,具有強大的力量,澤卦對付不了,可能很危險,就像是踩在老虎的尾巴上,必須非常小心,以免被老虎咬傷。而實際上,乾卦至大至剛、素質(zhì)良好,不需要從澤卦獲取利益,只要澤卦具備和悅的德行,謹慎處事就可以做到這只老虎不咬人。澤卦只需走自己的路,詳細考察乾虎的行為,與之周旋就很吉利。

卦辭原文以“咥”字用于老虎,可見這個“咥”字的吃相之兇猛,如餓虎撲食一般風卷殘云。“履”之卦象是說以柔順對付陽剛,以適應(yīng)天下萬變。我覺得履卦應(yīng)是周文王的人生實踐所證得,周文王因反對商紂王被囚禁在羑里(今河南湯陰縣內(nèi)),傳說被囚期間,他把伏羲的八卦演化為六十四卦并加上卦爻辭,因此司馬遷說“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”。其時周文王在暴君的管治之下,充滿了“履虎尾”一樣的危機,所以以力求恭順。此時此刻,稍不有順,就會滿盤皆輸,所以要堅定信念,量力守份,才能亨通。

為什么陜西人吃飯要用“咥”如此的虎狼之詞?《說文解字》把“咥”釋義為“咬”之外,還有一種“xi”的讀音,從口至聲,大笑也。這“咥”除了身體好、食量大,吃得快、用時短,還有在進食時發(fā)出刺溜刺溜的聲音,甚至發(fā)出大笑的意思。我想象不出一邊進食一邊大笑的樣子,二者有機地結(jié)合形成的情景,就是吃出高興,吃出歡樂,吃出氣氛。要用“咥”的進食方式,食物當然得是驚人的巨量,面條像腰帶,蒸饃像鍋蓋,吃飯的人舉著一只由粗瓷燒成的老碗,碗口直徑可大到一尺,碗面厚度在三分之一左右,碗底厚度可達兩寸以上,一只空碗的重量少說就有一斤多,碗里一次盛飯也在一斤上下,比一般的小盆兒還要大。沒有一把子力氣與饕餮海量,都吃不成真正的陜西面。

看?。⊥翂Ω?,槐樹下,石碾旁,大門口……三五一堆,或蹲或站,那些膀大腰圓的陜西漢子,一人一大碗,如狼似虎、滿頭大汗地呼嚕著吃面。陜西人用這種隨意率性的姿勢來完成“咥”的過程,無需坐席,無需規(guī)矩,一老碗油潑面,一個個饃饃,在心急火燎之中吃得汗流滿面,在咀嚼與吞咽之中咥出豪邁,咥出自由舒展和酣暢淋漓。

作為外來者觀察陜西人的“咥面”,我體會到其中極力張揚的一種獸性之美,也可以說是一種蓬勃旺盛的生命力。把這“咥”的境界從吃飯引申到其他方面,在陜西話中,“咥活”是厲害、干大事的意思,把這貨“咥一頓”就是打一頓。無論把“咥”這個詞和其他什么詞組合,都是扎扎實實地生猛,都無法掩飾其中的粗獷、豪爽,雷厲風行。咥是一種生活狀態(tài)、是一種生活方式,盡管如今許多人認為“咥”是一種野蠻與粗魯?shù)谋憩F(xiàn),但我以為這其中所體現(xiàn)的正是數(shù)千年積淀的秦風與秦韻,它的高亢、激昂、豪放、厚重是其它文明無法比擬的。

在《易經(jīng)》履卦中,“咥”是用來形容乾虎的。乾卦雖然是龍卦,但乾的本意是指日出時光氣舒展的形象。乾由純粹的陽氣構(gòu)成,象征著最純的陽,最高的健。以乾之剛,用百獸之王猛虎來形容亦無不可。有時,我走在西安街頭,一眼瞟到沿街擺開桌椅的面館面鋪中,那些滿頭大汗、狼吞虎咽咥面的精壯漢子,心中會油然浮出“履虎尾,不咥人”的句子。這些餓虎都在手擎老碗轟轟烈烈,油潑辣子驚心動魄,橫掃六合,舍我其誰,一門心思地低頭咥面呢!旁邊的店鋪伙計手里拿著盤好的長條扯面,圍著大鍋下著面片,灶膛里烈焰熊熊,大鍋里白浪翻騰,一段段褲帶面在鍋里跳躍。

這樣的咥面人民,本真極了,攝生命之所需,承生命之所重,不做作,不作秀,只要是痛快至極、非做不可的事情,即使天塌下來要了命也要立馬就干,直截了當,不用磨蹭、無需掩飾,也毫不含糊。履虎尾,看他們咥面,是極有意思的事情。看群虎咥得坦蕩,咥得快意,在騰騰的進食中燃著生命之火的熊熊烈焰,真有一種撲面而來的原初文明的精氣神。

標簽:

責任編輯:mb01

網(wǎng)站首頁 | 關(guān)于我們 | 免責聲明 | 聯(lián)系我們

 

Copyright @ 1999-2017 gaoerwen.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-23

聯(lián)系郵箱:553 138 779@qq.com